发现病情时要及时喷药(病人用药时还应注意哪些问题?)
-
接要: 今天给各位分享发现病情时要及时喷药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病人用药时还应注意哪些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本文目录一...
今天给各位分享发现病情时要及时喷药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病人用药时还应注意哪些问题?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1、什么是西红柿早疫病、怎样防治? 2、叶斑病,用什么药来喷施效果好? 3、花椒树流胶病,想要去防治有什么好的方法? 4、如何防治霜霉病? 5、西红柿常见的病害以及防治 6、龙眼炭疽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什么是西红柿早疫病、怎样防治?
番茄早疫病(Tomato Early Blight)又称为“轮纹病”,各地普遍发生,是危害番茄的重要病害之一。一直以来,一些地区由于推广抗病毒病而不抗早疫病的番茄品种,导致早疫病严重发生。此病原寄主范围广泛,除危害番茄外,还可危害茄子、辣椒等等茄科蔬菜作物和马铃薯。
番茄早疫病防治技术
1、品种的选择
选择抗病品种,迪丽雅、欧缇丽、凯旋158等品种较抗病,在重病区可选用。一般早熟品种、窄叶品种发病偏轻,高棵、大秧、大叶品种发病偏重。
2、注意轮作
鉴于病原能有一年以上的存活期,所以要注意轮作。一般是与非茄科作物进行两年以上的轮作。在选择育苗床时,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3、种子的处理
在注意从无病地块、无病植株上选留种子的基础上,对采后的种子除结合其他病害的预防,用70℃干热处理72小时法进行处理外(注意采后对种子给予一定的后熟转化期),在播前可用52℃温水、自然降温处理30分钟,然后冷水浸种催芽。
扩展资料:
主要危害叶片,也可危害幼苗、茎和果实。幼苗染病,在茎基部产生暗褐色病斑,稍凹陷有轮纹 。成株期叶片被害,多从植株下部叶片向上发展,初呈水浸状暗绿色病斑,扩大后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轮纹斑,边缘多具浅绿色或黄色的晕环,中部呈同心轮纹,潮湿时病斑上长出黑色霉层(分生孢子及分生孢子梗),严重时叶片脱落;茎部染病,病斑多在分枝处及叶柄基部,呈褐色至深褐色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凹陷,具同心轮纹,有时龟裂,严重时造成断枝。
青果染病,多始于花萼附近,初为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或黑色斑,凹陷,后期果实开裂,病部较硬,密生黑色霉层。叶柄、果柄染病,病斑灰褐色,长椭圆形,稍凹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番茄早疫病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轮纹病
叶斑病,用什么药来喷施效果好?
目前我国各地香蕉严重的叶斑病主要是黄叶斑病,其次是灰纹病,煤纹病和缘枯病。此外还有叶瘟病,以及长喙壳菌、小球腔菌等引起的叶斑病。
****黄叶斑病
黄叶斑病也称褐缘灰斑病,是目前国内外较常见的香蕉叶斑病。
(1)症状
初期病斑短杆状,暗褐色,后扩展成长椭圆形病斑,大小为10~40毫米X 3~6毫米,大多单独存在,近叶缘表面病斑数量比近中脉处多。当大量病斑出现后,叶片迅速早衰,局部或全部枯死,病斑转为灰白色,雨季或秋季露水多时病斑正面产生大量灰黑色霉状物。
(3)防治方法
①冬春季清除蕉园病枯叶,集中烧毁,减少次年病源。生长季节也应酌情割除病叶。
②合理密植,兼顾蕉园的通风性和荫蔽性,最好利用宽窄行或双株丛植合理密植。
③药物防治。叶片发病时,应对病叶和新叶进行保护性喷药防治。目前最特效的药是三唑类杀菌剂如敌力脱,必扑尔,烯唑醇,三唑醇。“护树将军”+25%的敌力脱(瑞士产)1500倍液,防效达85%。其次,用50%多菌灵(国产)加80%代森锰锌(2:1)800倍液,50%速克灵(日本产)1500倍液,每月1次,防效也达70%。由于香蕉叶片含蜡质多,多数国产药需加0.1%的展着剂增强药效。为了防止该菌产生抗药性,不同类型的农药要交替使用。喷药应重点保护抽蕾后的青叶,苗期未发病或发病轻,可用一般药剂,抽蕾后发病重的,应采用价高特效的敌力脱。病情严重时,可在农药原液中加入等量的新高脂膜乳剂,施肥喷药1小时后不怕天下雨冲刷,不怕太阳暴晒蒸发,大大提高农药化肥有效成分的利用率,增效300%达以上。并增加喷药次数(每月2~3次)。非全园性发病时可进行局部喷药防治。
****灰纹病
(1)症状
叶面椭圆形病斑或叶缘枯。初期病斑褐色,后扩大为中央浅褐色,具轮纹,周围深褐色病斑。病斑背面灰褐色,边缘模糊。病菌沿叶缘气孔侵入,初期叶边缘出现水渍状。暗绿色,新月形或长椭圆形,大小不等的病斑,后期沿叶缘联合为平行于叶中脉的褐色。波浪坏死带,雨季病健部交界出现浅的褪绿带,宽5~20毫米,晚秋以后坏死带褐色转为灰白色,质脆,其上长有小黑点。一般中下层叶发病多。
花椒树流胶病,想要去防治有什么好的方法?
花椒流胶病的防治,花椒流胶病是花椒的一种常见病,与粗放经营和树势弱有关。病害发生后,会导致减产,品质低下。然而,由于树木不会立即死亡,因此经常被人们忽视。所以想到的治疗方法一般是在疾病的中晚期。
一、花椒流胶病主要危害枝条和根茎,根据病因不同可分为两类:1.弥散性流胶病。它是由真菌引起的,具有传染性。一年生嫩枝感染后,同年形成瘤样突起,次年5月病变扩大,病体开裂溢脂,而多年生嫩枝感染,出现水泡和牙龈流出。随着病菌的入侵,患处死亡,导致树枝枯死。细菌的孢子随着风雨传播。雨天溢出的口香糖中,大量细菌随树枝流下,导致根部被感染。这是疾病的根源。这种疾病有两个高发时期,第一个从5月到6月,第二个从8月到9月。2.非播散性牙龈疾病。因机械伤害、虫害、损伤、冻害、管理不当造成的生理紊乱而发生胶流。一般发生在4-10月份,7-10月份,大雨、高湿、通风透光不良的花椒园病重,树势弱、土壤黏性重、氮肥过量的地块,对花椒蝴蝶、天牛、花椒叶甲、烫金虫危害严重的地块病重。无创古塔胶可以解决树的潜能,修复伤口。
二、流胶病的防治:1.该病属于弱寄生菌,合理管理、解决树势问题是根本手段。为了增加有机肥的施用,可以通过每亩施用2包有机肥来改善土壤。2.合理用药,防患于未然。3月下旬,病菌即将发生时,喷溃肤灵300次+新乐农助剂。在发病率高的时期,即5月中旬和7月下旬,连续喷此法2-3次。为预防和控制无创性漏胶,及时在伤口处涂抹溃疡病灵+有机硅+钙,虫洞内用木针杀灭害虫,并注入大蒜油熏蒸杀虫。之后用溃肤灵正常刷牙保护。3.精细管理,保持树势,提高产量。合理修剪是花椒高产的前提。通过修剪形成一定的高产树,可以及时清除病虫枝条,减少二次感染的机会,合理分配枝条,控制结果,克服大小年,树年复一年健壮丰产,达到优质高产稳产的目的。
4、冬前清理果园,及时清理病体、断枝叶,焚烧或深埋,做好化学物品清理果园,防止冻害。总之流胶病跟管理有很大关系。在疾病防治过程中,也要积极考虑健壮果树的植保政策,培育发达的根系和健康的枝条。这样才能彻底杜绝这种疾病的发生。
如何防治霜霉病?
黄瓜霜霉病俗称黑毛、火龙、跑马干,各地普遍发生,是危害黄瓜最严重的真菌性病害之一。
(1)症状识别苗期、成株期均可发生。苗期发病,在子叶上出现褪绿斑点,扩展后变黄褐色不规则病斑,湿度大时其背面产生灰黑色霉层。病情严重时,子叶变黄干枯。成株期发病,主要是叶片表现症状,多先由中部叶片发病,逐渐向上、下部叶片扩展,最后除顶部几片小叶外,整株叶片发病。叶片发病,初时出现水浸状浅绿色斑点,扩展很快,1~2天,水浸状病斑开始变黄褐色,此时湿度大时病斑背面出现灰黑色霉层。病重时,叶片布满病斑。病斑互相连片,致使叶片边缘卷缩干枯,最后叶片枯黄而死,叶片易破碎(图53)。
图53 黄瓜霜霉病上、叶片正面 下、叶片背面(2)病原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Berk it Curt)Rostov称古巴拟霜霉菌,属鞭毛菌亚门真菌。孢子囊梗单生或2~4根束生由气孔伸出,无色,主干细长,上部近单轴分枝,分枝2~3次,分枝末端叉状。分枝末端着生孢子囊单胞,无色至淡褐色,卵形或椭圆形,顶端具有乳头状突起。病菌除危害黄瓜外,还危害其他瓜类。(3)发病规律黄瓜霜霉病菌是专性寄生菌,离开黄瓜植株不能长期存活。在南方温暖地区可在田间发病植株上越冬。北方冬季没有黄瓜种植的地区,最初菌来于南方或邻近早发病地区。孢子囊靠季风刮来,侵染黄瓜发病后形成中心病株。中心病株发病后所形成孢子囊,借风、雨向四周传播蔓延。环境条件适宜,孢子囊迅速萌发放出游动孢子,几个小时就完成侵入。潜育期3~5天,一般从出现中心病株到全田发病,大约仅10~15天,故比病极易爆发流行,造成严重损失。
病害发生与温、湿度关系极为密切。病菌喜温、湿条件,萌发和侵入需叶面有水滴存在。低于15℃或高于28℃不利于发病,发病适宜温度为15~22℃。叶面存在水膜(地)孢子囊1.5个小时即可萌发,2个小时即可完成侵入而引起发病。病斑形成后,相对湿度达到85%以上时,4个小时病斑上就可产生出孢子囊。条件适合时,病菌由气孔侵入到发病,潜育期只有3~5天,因此,一个生长季病菌可侵染多次。一般情况下,温度条件容易满足而且相对稳定,而湿度和雨量条件变动较大,因此也就成为病害发生和流行的决定性条件。温室大棚黄瓜,如遇雨淋或因温、湿度控制不当,放风不好,灌水过勤,灌水量过大,或傍晚灌水,均易使叶面长期保持水膜,而利于霜霉病发生和流行。植株生长势弱,病势明显加重。黄瓜品种间抗病性有明显差异。(4)防治措施①农业防治 首先要选用抗病品种。可根据设施栽培时期和形式,因地制宜选用津研3号、津研4号、津研6号、津杂2号、碧春、中农5号等。日光温室使用的密刺类型品种虽不抗病,但耐低温、弱光,早期丰产好,适于栽培技术和防病水平高的地区选用。
其次要培育壮苗。定植时注意密度要适宜,避免过密。施足基肥,适时追肥,氮、磷、钾肥配合施用,避免偏施氮肥,要增施磷、钾肥。盛瓜期后为防止植株早衰,定期进行叶面追肥,补充营养,提高植株抗病力。
利用设施密闭,温、湿条件可以人为调控的特点,采取生态防治控制病害发生或抑制病情发展,即通过人为调控,利用温、湿度间的关系,创造有利于黄瓜生长而不利于霜霉病菌发育的生态条件来防治病害。采取四段变温管理,即早8时到14时,控制在26~30℃;14到17时20~24℃;17到午夜15~19℃;午夜至早8时为11~15℃。与外界温度配合放夜风,外界最低气温低于10℃时不放夜风;10℃放夜风1小时;11℃夜风2小时;12℃夜风3小时;13℃时整夜放风,15℃时揭开底脚薄膜加大昼夜放风量。要科学灌水,最好采用滴灌或膜下软管灌溉,严禁大水温灌、阴雨天灌水和傍晚灌水。
病势发展时,可采用高温闷棚抑制病情发展。选择晴天中午闭棚室,使其内温度迅速上升到44~46℃,维持2小时。然后逐渐加大放风量,使温度恢复正常。为提高闷棚效果和确保黄瓜安全,闷棚前一天最好灌水提高植株耐热能力,温度计一定要挂在龙头处,秧蔓接触到棚膜时一定要弯下龙头,不可接触棚膜。严格掌握闷棚温度和时间。闷棚后要加强肥水管理,增强植株活力。
②化学防治 中心病株出现后,及时摘除病叶并喷洒农药防止病害蔓延。药剂可选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5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大生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10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68%倍得利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5%霜尽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90%疫霜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25%瑞毒霉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5%百菌清烟雾剂,每次667米2使用量300~450克。设施内灌水后,采用烟雾剂可起到预防霜霉病发生的作用。
西红柿常见的病害以及防治
番茄的主要病虫害:立枯病、枯萎病、灰霉病、叶霉病、晚疫病、青枯病。
下面先来说病害:1、立枯病,幼苗期均可发病,病苗茎基变褐,茎叶萎垂枯死,稍大幼苗白天萎蔫,夜间恢复,当病斑绕茎一周时,幼苗逐渐枯死,一般不倒伏,主要危害大苗或育苗番茄的茎基部或地下侧根,病部初呈暗褐色,后绕茎基或根茎扩展,致皮层腐烂,果实膨大后因养分供不应求逐渐萎蔫枯死。主要通过水流和农具传播,还有播种过密、光照不足、温度过高容易引发该病。
防治措施:加强苗床管理,注意提高地温,科学放风,防止苗床或育苗盘高温,高湿条件出现。苗期喷施芸苔素内酯水剂增强植株抗病力。发病初期喷淋甲基硫菌灵悬浮剂或恶霉灵水剂。要是猝倒病和立枯病同时发生时,可以用醚菌酯悬浮剂视病情间隔7-10天一次,连续防治2-3次。
2、番茄枯萎病
番茄枯萎病是番茄的一种土传病害。各地均有分布,对产量造成很大的损失,该病一般在开花结果期开始发病,病初的时候茎侧下向上出现凹陷区,使一侧叶片发黄,变褐后枯死,有的半个叶序或半边叶变黄,也有的从植株距地面近的叶序始发,逐渐向上蔓延,除顶端数片叶完好外,其余都枯死。一般从幼根或伤口侵入寄主,还有通过水流或灌溉水传播蔓延,土温28度、土壤潮湿、连作地、移栽或者中耕时伤口很多,植株生长势弱的田块发病重,还有酸性土壤以及线虫取食造成的伤口有利于本病发生。
防治措施:选用耐病品种,轮作倒茬,一般应轮作3年以上。使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采用配方施肥技术,配合微生物菌剂一块使用,提高植株抗病力。采用新土育苗和床土消毒,定植时用恶霉灵可湿性粉剂蘸根使用。发病初期喷淋或浇灌甲基硫菌灵胶悬剂或乙蒜素乳油进行灌根。
3、番茄灰霉病:灰霉病是大棚栽培番茄的重要病害,病菌主要侵害果实,侵染由残留的花及花托向果实或果柄扩展,使果皮成为灰白色水渍状,变软腐烂,以后再果面、花萼及果柄上出现大量灰褐色霉层,果实失水僵化。灰霉病也为害茎叶,成株期病斑始见于叶片,表面生少量灰霉,叶片最后枯死。
低温、高湿是发病的必要条件,尤其高湿是病害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温度在15度左右,相对湿度80%以上为发病的起始条件,保护地在春季偶遇连阴雨天气,如不及时放风,棚内气温降低,湿度增大时,则本病严重发生,此外,植株密度过大,生长繁茂和管理不善均能促进病害发生发展。
防治措施:保持棚膜清洁,增加光照,适时通风,降低棚内湿度,建议在上午保持较高的温度,使棚顶露水雾化,下午适当延长放风时间,夜间特别是下半夜应适当增温,避免植株叶面结露。浇水要选在晴天进行,避免在阴雨天浇水,同时要控制浇水量,切忌大水漫灌,最大限度的降低湿度,对病叶,病果和病枝要及时摘除,装在塑料袋内,带出棚外集中处理,防治病菌再次侵染。
灰霉病初发时一般仅表现在残败花期及中下部老叶,发病中后期,可采用中西医结合的防治方法,温室大棚番茄灰霉病的防治技术。
烟熏可以用百菌清烟剂,傍晚分点布放,用暗火点燃后立即密闭烟熏一夜,次日开门通风,这个也是需要技术的。重点是抓好3点:一是整地前清除上茬残枝败叶减少菌源;二是大棚定植前高温闷棚和熏蒸消毒,利用夏秋休闲高温季节,密闭大棚。
4、叶霉病也叫黑霉病,主要为害叶片,严重时也能为害茎,花器和果实,一般在盛果期前后发生,该病从番茄下部叶片开始发病,逐渐向中上部叶片蔓延,叶片发病先在叶背产生椭圆形谈绿色绿斑,后变成浅黄色,病斑上长出灰色霉层,以后霉层变紫褐色或黑褐色,叶片正面病斑谈黄色。
该病在番茄的各个生长期都可发生,以在结果盛期为害最重,对番茄产量影响较大,大棚、温室内通风不良,高温高湿,叶霉病发生严重,减产百分之三十左右;温度20度-22度.空气相对湿度80%以上时发病严重;当肥料不足、植株生长势衰弱或种植密度大、茎叶过于繁茂时,影响通风,都会导致病害发生。
防治措施:大棚番茄叶霉病的防治应采取以农业、生态防治为主,化学农药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技术。选种抗病品种,与非茄科蔬菜进行3年以上的轮作,发现病情早防早治,药剂轮换使用。保护地可在发病初期用百菌清烟剂于傍晚用药。
5、番茄晚疫病:是番茄的重大病害,流行性很强,如果不及时采取科学的预防措施,发展迅速,难以控制,造成大面积毁灭性灾害。幼苗和成株均可染病,幼苗染病,叶片上出现暗绿色水渍状病斑,迅速向叶柄和颈部扩展,使之变细呈褐色坏死,幼苗萎蔫死亡,成株发病主要侵害叶片,叶柄和茎秆,严重时也为害青果。发病规律该病菌是一种强寄生菌,在活的寄主上寄生才能长期存活。在生产中,病菌主要在保护地番茄、茄子上为害过冬,也可在储藏的马铃薯块茎中越冬。条件适宜时越冬病菌在其越冬寄主上产生孢子囊,由气流或雨水传播至番茄上引起发病,最初发病的植株叫做“中心病株”、中心病株又产生大量的孢子囊借气流或雨水传播,使病害向四周迅速扩展蔓延。
防治方法:开沟起垄栽培,合理密植,便于将雨水及时流至沟中。
采用生态和农业调控技术,生产上结合放风调温调湿,减少结露量和时间,就可减轻发病,从开花前开始,随时进行田间调查,重点观察下部叶片,及时发现中心病株(或病叶),并进行药剂防治,决不能怠慢,喷药要均匀、雾细、周到。选用的药剂有醚菌酯悬浮剂,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等。
6、番茄细菌性青枯病:苗期虽有侵染,但不表现症状,直到番茄坐果初期,病株顶部,下部和中部叶片相继出现萎蔫的,中午明显,傍晚以后又恢复正常,发病后如果土壤干燥,气温偏高,数日后即枯死,病株萎蔫致死时间很短,死时植株仍保持绿色,仅叶片色泽稍变淡,所以称青枯病。
病源随病残体遗留在土壤中越冬,如果没有寄主也可以在土壤中存活14个月,最长可达6年之久,时生温度为25度,病源通过雨水,灌溉水,地下害虫,操作工具等传播。
防治方法:番茄与禾本科、十字花科、百合科以及瓜类作物进行2-3年轮作,最好是与水稻等作物进行水旱轮作效果最为理想,不能与茄子、辣椒、马铃薯、花生以及豆科作物在同一块地上连作。
推广高畦种植,开好三沟,做到厢沟、中沟和围沟想通,排灌方便,多施腐熟有机肥,做到氮磷钾配合使用,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发病初期浇灌噻菌铜悬浮剂等,首次用药应在发病前10天,也可用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进行灌根。
龙眼炭疽病的防治方法有哪些?
龙眼炭疽病的防治方法:①选择避风向阳的农地育苗,出圃前加强检查,发现病叶及时剪除,减少初侵染来源。
②加强栽培管理,培育壮苗。注意搞好排灌系统,防止积水。多施农家肥,有利培育壮苗,提高抗病力。
③适时施药防治。发病初期要及时喷药防治,4月上、中旬可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多菌灵与25%瑞毒霉锰锌2000倍混合液喷治,效果较好。视病情确定喷药次数。雨季病重,每间隔10天喷一次,连喷2~3次。其他农药可参考柑橘炭疽病。
关于发现病情时要及时喷药和病人用药时还应注意哪些问题?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