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板戏是什么意思?样板戏白毛女受追捧站<(样板戏《白毛女》剧情简介)

阅读:0 来源: 发表时间:2022-05-20 05:56作者:小晓
    接要: 文革时期,有一些被树立为文艺榜样的,以戏剧作品为主,加上少量音乐作品的大中型舞台艺术作品,统称为“革命样板戏”或“革命样板作品”,俗称&ldqu...
  样板戏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据着1个重要的地位,在文革时期的时候样板戏就受到人们的追捧,由于当时政治的特殊原因,所以样板戏是当时的社会主流。那么样板戏到底是什么意思?什么是“8大样板戏”?1起来了解1下吧。     样板戏是什么意思     样板戏是指文革时期被树立为“革命样板戏”的以戏剧为主的2十几个舞台艺术作品的俗称。其代表性的作品有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杜鹃山}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利剑毛女}等剧目。

样板戏是什么意思?样板戏白毛女受追捧站<(样板戏《白毛女》剧情简介)

  文革时期,有一些被树立为文艺榜样的,以戏剧作品为主,加上少量音乐作品的大中型舞台艺术作品,统称为“革命样板戏”或“革命样板作品”,俗称“样板戏”。     当年,对于“样板戏”这个从不被解释的响亮称呼,人们往往似懂非懂,就连样板戏的编剧汪曾祺也不例外。他在得知“样板”是某地对某种板状模具的称呼后,认为“样板戏”的意思说不通。可见,样板一词,难以顾名思义,它的引申义更是牵强,无论是“榜样”,还是如今增添的“样品”“示范”“实验”等义。     (一)作品的发展

样板戏是什么意思?样板戏白毛女受追捧站<(样板戏《白毛女》剧情简介)

  “样板”和“样板戏”之称,最初分别见于1965年3月16日,上海《解放日报》刊登的署名“本报评论员”者赞扬《(京剧)红灯记》的文章,以及1966年10月24日,《人民日报》刊登的两位上海工人赞扬《(京剧)智取威虎山》的文章。此后至1966年底,报刊上又出现了“革命样板戏”“革命艺术样板”“革命现代样板作品”等称呼。     “革命样板戏”这个称呼被叫响,始于1967年5月至6月。当时,江青扶植的舞台艺术作品会集北京,在六大剧场反复上演。同时,《人民日报》等“两报一刊”多有报道和评论,称其为“革命样板戏”,或者临时称其为“八个革命样板戏”,并列出如下名单:“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交响音乐《沙家浜》”。

样板戏是什么意思?样板戏白毛女受追捧站<(样板戏《白毛女》剧情简介)

  1968年7月1日,《(钢琴伴唱)红灯记》上演,立即被大力宣传和高度赞誉。它被称为“江青同志亲自培育的”“革命文艺的新品种”,并与先前的“八个革命样板戏”相提并论。此后,《人民日报》在1968年9月26日和1970年2月10日的《工农兵英雄的壮丽颂歌——赞革命样板戏》《革命样板戏鼓舞着我们奋勇前进》等重要文章中,列出了含有《(钢琴伴唱)红灯记》的九个作品的名字。1969年,在北京参加国庆二十周年游行的革命样板戏方阵里,新华社报道所称的“九个革命样板戏的舞台彩车”中,有《(钢琴伴唱)红灯记》的舞台彩车。     七十年代,从1970年到1973年,又逐年推出了江青扶植的《(钢琴协奏曲)黄河(5月1日推出)》,《(京剧)龙江颂》《(京剧)红色娘子军》,《(舞剧)沂蒙颂》《(上海交响乐团的交响音乐)智取威虎山》,《(舞剧)草原儿女》《(京剧)平原作战》《(京剧)杜鹃山》等作品,使样板戏的数目增加到了十七个。这十七个样板戏,除了最后一个音乐作品外,都在这几年被拍成电影或投入拍摄。这些影片和《(京剧)磐石湾》的影片,先后参加了江青把持的文化部在1974年5月以及后两年5至6月举办的“革命样板戏影片汇映”,以及有的地方另外举办的汇映。     1974年5月23日,新华社在《人民日报》上报道了《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文艺路线指引下,我国革命样板戏进一步普及和发展》,其中列出了上述十七个作品的名字。7月,江青直接控制的文艺评论写作班子“初澜”在《红旗》杂志上发表了《京剧革命十年》一文,碍于《(钢琴协奏曲)黄河》实在不是“戏”,宣布“革命样板戏,现在已有十六七个了”。(另外,两文中分别提到的“第一批八个革命样板戏”以及后来的“一批革命样板作品”中的“批”,是“些”的意思。“一批革命样板作品”是指从钢琴伴唱《红灯记》开始,逐个推出的“一些”样板戏。文革后的样板戏研究中,把它们称为“第二批”样板戏,或者把它们再分批的作法,都是不对的。)

样板戏是什么意思?样板戏白毛女受追捧站<(样板戏《白毛女》剧情简介)

  文革末期,又有一些样板戏陆续出台。例如,1975年5月21日新华社在《革命样板戏剧组深入基层为工农兵演出》“革命样板戏全剧和折子戏”的报道中,所提到的1974年下半年推出的《磐石湾》《红云岗》《审椅子》《战海浪》,1975年上半年推出的《津江渡》等京剧剧目。从《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文艺路线指引下,我国革命样板戏进一步普及和发展》一文中的“还有一批剧目正在修改和创作”这句话来看,这些样板戏全是戏剧作品。这些作品,虽然有的已经在电台播出并拍成电影公映,但是不久文革就结束了,所以它们影响都不大。     (二)“八个样板戏”之误     难以置信的是,虽然样板戏红极一时,倍受推崇,人们却普遍不知道它实际上至少有二十多个。因为,“八个样板戏”和“八大样板戏”等词,甚至比“样板戏”一词更加流行。众口铄金,这两个当年的口头词语,终于演变为习焉不察,以假乱真的伪历史名词。     换言之,从文革时期开始,很多人,包括一些高层人士,都流传“八个样板戏”或“八大样板戏”的说法,并且对其具体所指或不甚清楚,或认识不一。例如有的人,包括一些样板戏剧组成员,认为只有最早的八个样板戏才是样板戏。再如更多的人认为,只有包括《龙江颂》或者还包括《杜鹃山》在内的,影响最大的八个样板戏才是样板戏。     “八个样板戏”之说容易流传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样板戏是什么意思?样板戏白毛女受追捧站<(样板戏《白毛女》剧情简介)

  从1967年5月到1970年上半年,样板戏中的戏剧作品只有五个京剧和两个芭蕾舞剧。这个阶段,京剧剧名的前缀有“革命现代京剧(1966年始)”“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芭蕾舞剧剧名的前缀有“革命芭蕾舞剧(1966年始)”“革命现代芭蕾舞剧”“革命现代舞剧(1969年始)”。此外,本是泛称的“革命样板戏”也常被当作剧名前缀,尤其是京剧剧名的前缀出现在报刊文章中。1970年下半年,样板戏真正得到普及,称呼自然变得规范。从此开始,作为剧名前缀,只称“革命现代京剧”“革命现代舞剧”,例如《(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革命现代舞剧)红色娘子军》。(另外,“革命现代”也是文革时期非样板剧目的属性,所以有“革命现代越剧《半篮花生》”“革命现代京剧《铁流战士》”之类的称呼。)总之,当时并不强调各相关作品的“样板戏”名义,有的作品甚至从来没有冠称过“样板戏”。所以,实际上人们普遍不能清楚地知道样板戏都有哪些,更想不到《(革命交响音乐)沙家浜》等音乐作品也是样板“戏”。     除了有心于文艺的人外,实际上人们并不熟悉所有的样板戏。例如,很多经历过文革的人,居然根本不知道唱了五年之久的《(京剧)红色娘子军》的存在。人们普遍比较熟悉,并且容易回忆起来的样板戏,最多是京剧《红灯记》《智取威虎山》《沙家浜》《海港》《奇袭白虎团》《龙江颂》《杜鹃山》,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等八个左右的最优秀的作品。     文革时期,样板戏大都被拍成电影,而非样板的京剧剧目却无一被拍摄。广播电台播出的戏剧节目主要是样板戏,到文革末期,才播出了一部分地方戏剧目和非样板的京剧剧目。失衡的宣传,使大多数人不知道非“样板团”创作演出的大量非样板的京剧剧目(如《铁流战士》《芦花淀》《瑶山春》)的存在,便误以为那些样板戏的京剧剧目不可能都是“样板”。

样板戏是什么意思?样板戏白毛女受追捧站<(样板戏《白毛女》剧情简介)

  样板戏白毛女受追捧

    芭蕾舞剧《白毛女》从1964年创作至今已有50多个年头,从小型芭蕾舞剧到如今时长90分钟的大型芭蕾舞剧,《白毛女》的发展和成功不仅承载着中国第一代芭蕾艺术家的艺术追求,也体现了老百姓文化艺术需求的变化。7月3日,距芭蕾舞剧《白毛女》登陆宜宾只剩下3天时间,舞剧的门票已售出超70%,在中老年群体中反响热烈。有人说,这部剧勾起了他们当年看“样板戏”时候的回忆。

样板戏是什么意思?样板戏白毛女受追捧站<(样板戏《白毛女》剧情简介)

  如今时代变了,这样的文化表现形式是否还对得上宜宾市民的口味呢?日前,宜宾市一些舞蹈界、艺术界人士谈了他们的看法。  

  时代变迁 经典犹存

    中国舞蹈家协会会员、副研究馆员魏思林先生年轻时曾参演宜宾本土排演的芭蕾舞剧《白毛女》,“大概是1973年时候,就在小北街的剧场里,我演的是一个小战士。”魏思林呵呵一笑,“当年演一场,真的是万人空巷。”

样板戏是什么意思?样板戏白毛女受追捧站<(样板戏《白毛女》剧情简介)

  “每次演出都是满村空巷,扶老携幼,屋顶上是人,墙头上是人,树杈上是人,草垛上是人。凄凉的情节、悲壮的音乐激动着全场的观众,有的泪流满面,有的掩面呜咽,一团一团的怒火压在胸间。”这是丁玲笔下人们看《白毛女》的情景,也是当年的真实写照。     那时候,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还十分贫瘠,一场“样板戏”的演出,极大地满足了大家的观感。魏思林认为,在那个时代,几乎集全国最优秀的文艺工作者之力打造出来的如《红色娘子军》《白毛女》这样的样板戏,在故事情节、舞蹈、音乐等方面都经过大师们的精心编织,足够称为“一代经典”。

样板戏是什么意思?样板戏白毛女受追捧站<(样板戏《白毛女》剧情简介)

  如今这个时代,网络发达、社会资源丰富,人们从电影、视频、手机以及各种社交途径都可接触到各式各样的文化艺术作品,选择途径不再单一。但《白毛女》的上演仍然受到那么多人的关注,这说明了《白毛女》底蕴深厚、风格独特。     并且,《白毛女》能做到雅俗共赏,深受老百姓喜爱,这非常不易,魏思林说,“当年一张门票要好几角钱,1973年,几角钱可不是个小数目”。     这也是如今《白毛女》上映,还能受这样多中老年观众热捧的原因。

样板戏是什么意思?样板戏白毛女受追捧站<(样板戏《白毛女》剧情简介)

标签:样板戏
声明

删帖请联系zhiyihom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