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édéric Chopin
-
接要: 肖邦的简介(100字以内)肖邦(1810-1849)是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和钢琴家。在母亲的影响下,他从小就非常熟悉和喜爱波兰民间音乐。6岁开始学钢琴,7岁学Fr...
问题二、肖邦的简介(100字以内)
肖邦(1810-1849)是波兰最伟大的作曲家和钢琴家。在母亲的影响下,他从小就非常熟悉和喜爱波兰民间音乐。6岁开始学钢琴,7岁学作曲,8岁在音乐会上表演。16岁进入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20岁时,他已经是华沙著名的钢琴家和作曲家。
相关问题三、肖邦是什么时期的人?
F.肖邦(1810-1849)是19世纪波兰的作曲家和钢琴家。肖邦于1810年出生在波兰;1817年开始写作;1818年在舞台上演出;从1822年到1829年,他在华沙国立音乐学院学习胡当屈直和音乐理论。自1829年以来,他作为作曲家和钢琴家在欧洲巡回演出。华沙起义失败后,他定居巴黎,从事教学和创作。1849年,肖邦在巴黎死于肺结核。肖邦是历史上最有影响力、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主,同时深受巴赫的影响。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钢琴曲,被誉为“浪漫的钢琴诗人”。
你可能关注的问题四、关于肖邦
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法语:frdric Fran ois Chopin,1810年2月22日-1849年10月17日),原名弗里德里希弗朗西斯塞克肖邦(波兰语:弗里德里克弗朗西斯泽克肖邦,有时拼写为Szopen),是波兰作曲家和钢琴家。他是历史上最有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也是波兰音乐史上最受欢迎的作曲家。肖邦的父亲是法国人,母亲是波兰人。他真正的出生日期是1810年2月22日下午6点左右。他的母亲出生于3月1日,这一天也成为官方认可的出生日期。我从小就喜欢波兰民间音乐。我7岁创作波兰舞曲,8岁登台表演,20岁前成名。肖邦38岁英年早逝,余生主要在法国度过。他创作了大量的钢琴作品,如四首叙事曲,十多首波兰舞曲包括《军队》 《英雄》,二十六首钢琴前奏曲包括《雨滴》。二十七首钢琴练习曲包括《离别》-《革命》,四首谐谑曲,三首钢琴奏鸣曲,至少32首导指夜曲,59首马祖卡,两首钢琴协奏曲,幻想曲和大提琴奏鸣曲。肖邦一生的作品多为钢琴曲,被誉为“钢琴诗人”。代表作:玛卡,圆舞曲。《A大调波洛奈兹舞曲》 (1838)是一首胜利凯旋的颂歌,饱满有力的声音像一支管弦乐队贯穿始终,展现了古代波兰庆祝民族胜利的辉煌景象。《c小调波洛奈兹舞曲》 (1839)是一首哀叹祖国沦陷的悲歌。主题的情感基调是悲伤压抑的,但一点也不感伤。《升f小调波洛奈兹舞曲》年(1841年)是一个宏大而富有戏剧性的事件,与波兰历史上民族战争的想象有关。悲壮的前部和后部与色彩深沉、感情忧郁的中部形成对比,在波洛奈兹流派中独树一帜。“降a”
大调波洛奈兹舞曲》(1842)是同类体裁乐曲中性格最刚毅、豪迈,气势最宏伟、磅礴的一首。它的主题具有果断、刚健的节奏,热情豪迈的旋律以及明亮的大调式和声,体现着不屈不挠的民族英雄豪杰的形象。乐曲的中部富于鲜明的造型性,马蹄声同号角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战马奔驰、月光剑影的古代沙场的情景。作曲家思古的幽情同现实的感情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股汹涌澎湃的民族感情的巨流,不可抑制。晚期(1846~1849) 这一时期肖邦的创作呈现出明显的衰退趋势。《幻想波洛奈兹舞曲》(1846)是这个时期的重要作品,虽然在这里已经听不到像《降A大调波洛奈兹舞曲》那样高昂、豪迈的声音,但它的那些由于对祖国、民族未来的某种憧憬而唱出的激昂慷慨的段落仍是极富于感染力的。《g小调马祖卡舞曲》(1849)、《f小调马祖卡舞曲》(1849)是肖邦最后的两部作品。前者是一首亲切、温存的歌,表达了对生活的最后一点眷恋;后者在淡淡的哀愁中倾诉着对故国和亲人的最后思念。[编辑本段]肖邦作品概览肖邦的作品以钢琴曲为主,虽然他不少作品技巧颇为艰深,但是他从来不会以炫技为最终目的,肖邦的作品更注重诗意和细腻的情感。独奏曲作为一个波兰作曲家,肖邦为故乡的波兰舞曲和玛祖卡做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其中最早的作品是1817年的G小调波兰舞曲(K. 889),那时肖邦才刚7岁,肖邦一生都在作波兰舞曲,年轻时候的许多波兰舞曲作品最后都没有发表,因为他认为这些作品过于单调。肖邦先是专注于先驱卡尔·马利亚·冯·韦伯和约翰逗枝·倪波穆·胡梅尔的作品,此后在巴黎完成的作品中充满了肖邦对家乡波兰的渴望和思念,他所有现存的波兰舞曲(从Op. 26 No. 1开始),都有一段华彩乐章作为开场。玛祖卡与波兰舞曲不同,在19世纪初还是一个相当崭新的音乐形式,但很快就风靡了全欧洲。肖邦不仅在城市沙龙中听玛祖卡,也在波兰听民俗原始形态的玛祖卡,15岁时完成了他的第一部玛祖卡(B大调玛祖卡,891年—895年),最具特色的是对变音阶的精彩运用和五度音阶的低音,从Op. 6(1830年—1832年)起的玛祖卡多使用循环的形式。总的来说,肖邦的这些作品并不适合于舞蹈,因为它们大都节奏过快,他的华尔兹作品也是如此。肖邦的华尔兹是为沙龙谱写的,大都使用大调,因为大调比小调更加欢快,其中著名的有《一分钟圆舞曲》,作品节奏极快,而且充满激情,其实它并非人们经常所听到的那样,不是为了让人尽量在一分钟内演奏完毕,肖邦本人或其他钢琴家是否能够在一分钟内完成作品的演奏也不得而知,之所以取名《一分钟圆舞曲》,是要表达“把握瞬间”的意思;这部作品的灵感来自一条追逐自己尾巴团团转的小狗,所以这部圆舞曲也被称为《小狗圆舞曲》。另一类肖邦所发展的音乐形式是夜曲,肖邦共有21部夜曲作品,他的夜曲作品很大程度上受到爱尔兰作曲家和钢琴家、夜曲的发明者John Field的影响,而肖邦的夜曲作品听上去更加地和谐,充满变换的韵律,曲调也更加灵活,有美声唱法的风格。24首钢琴前奏曲创作于肖邦在马洛卡的短暂旅程中,按顺序对应着五度音阶,从C大调开始,到A小调结束,大小调交替。奏鸣曲肖邦大量的钢琴作品中只有3部奏鸣曲,当时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对音乐形式的严格要求,使得肖邦无法自如掌握,或者肖邦可能是根本不愿意受形式所约束。肖邦的第一部奏鸣曲是早期创作的,献给了他的老师Józef Elsner,他的第三部奏鸣曲(op.58,1844年)是一部纪念作品。最受欢迎的是钢琴奏鸣曲2号B小调(Op. 35,1839年),其中的第三乐章是著名的《葬礼进行曲》(Marche Funèbre),这个乐章与之前的Grave – Doppio Movimento和诙谐曲(Scherzo)乐章,以及之后Finale的节拍,初听起来前后没有关联,但是音乐学的研究却发现之间联系紧密。肖邦的这部钢琴奏鸣曲作品在当时便引起了争议,第一,奏鸣曲的所有乐章都是用小调写的,这在当时是不同寻常的,小调奏鸣曲习惯上至少应当有一个乐章使用大调;第二,各个乐章的主题令人憎恶,这引起了舒曼的抗议,第一乐章Grave – Doppio Movimento令人喘不过气来,第二乐章Scherzo诙谐曲近乎粗暴地激烈,第三乐章葬礼进行曲被舒曼形容成“残暴”(德语:grauenhaft),而第四乐章则缺乏曲调,所有这些在当时都是不合时宜的。除此之外,肖邦还作有4首叙事曲和4首诙谐曲,都是相当精致的作品。肖邦的练习曲op.10、op.25和另外三首肖邦去世后才发表的作品,对弹奏技术的要求很高,同时又非常适合于音乐会上的演出,代表作品有C小调《革命练习曲》(Op. 10 No. 12)。肖邦将练习曲带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此前的练习曲,比如卡尔·车尔尼的练习曲,大都只专注于教学目的,而后来的弗兰兹·李斯特、亚历山大·斯克里亚宾和克劳德·德彪西也都对练习曲做出了发展。肖邦的即兴曲作品中,代表作品是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它是在肖邦去世后才发表的,因为肖邦在作曲完毕后才发现,作品的中段与波希米亚作曲家Ignaz Moscheles(1794年—1870年)的一首钢琴作品惊人地相似,所以肖邦不愿意将其发表。协奏曲除了独奏作品外,肖邦还有2部钢琴协奏曲1号(E小调)和2号(F小调),也是许多钢琴家在音乐会上常常演出的作品。第1钢琴协奏曲(E小调,OP.11)作于1830年,由1830年10月10日首演。肖邦在给友人的信中曾对这首作品有以下说明:“新协奏曲的慢板乐章是E大调,我并不特别要求此部分强劲的力度。我是以浪漫、平静、略含忧郁的心情作了这首作品,必须非借此让人产生像是在眼望着一个能引起无数快乐的回忆那样的印象不可。比如像是美丽的春天的明月良宵那样的印象。”这首作品呈献给钢琴教师卡尔克布伦纳(Kalkbrenner,1788-1849)。1.庄严的快板,E小调。形式是追随莫扎特确立的古典协奏曲形式,先由管弦乐合奏第一主题,第二主题由弦乐以E大调奏出。钢琴出现后,极尽技巧化而华丽地表现这两个主题,然后以管弦乐合奏结束呈示部。发展部为C大调,钢琴从处理第一主题后半段始,此后诸主题在多种转调中发展。再现部调子改为G大调,最后以钢琴灿烂技巧发挥的激动达到高潮。2.浪漫曲,甚缓板,E大调,有夜曲风格。主题如歌性格,由两部分构成。其后半段以B大调开始,间奏后进入激动的中段,以强音出现升C小调略呈灰暗的新主题。此主题奏完后以升G大调回到仍装饰得很复杂的主题后半段。尾奏使用序奏部材料,以音阶与琶音三连音轻快的动态装饰,然后像烟雾消失般结束。3.回旋曲,甚快板,E大调。钢琴谐谑地诱导出第一主题,产生妙趣横生的反复进行,插入的方式极有莫扎特的魅力,结尾是华丽的尾奏,以钢琴奏三连高音阶性乐流结束。代表作品肖邦共发表编号作品65首(Op. 1 – Op. 65),去世后发表11首(Op. 66 – Op. 74,其中Op. 72有3首)。其中包括比较有名的有:第一钢琴协奏曲第二钢琴协奏曲降E大调华丽大圆舞曲降D大调“小狗”圆舞曲,又称“一分钟圆舞曲”升C小调圆舞曲降A大调圆舞曲《离别、告别圆舞曲》降G大调圆舞曲A大调波兰舞曲《军队》降A大调波兰舞曲《英雄》降E大调夜曲升F大调夜曲降B小调夜曲降A大调夜曲第二十三号玛祖卡舞曲第四十四号玛祖卡舞曲C小调练习曲《革命》E大调练习曲《离别、离别曲、悲伤练习曲》第一号叙事曲第一号诙谐曲第七号前奏曲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革命练习曲[编辑本段]肖邦作品名称列表(中英对照)Op.1, Rondo in C minor (1825)C小调回旋曲Op.2, Variations on “La ci darem la mano” from Mozart”s Opera “Don Giovanni” in B-flat major (1827)唐璜:让我们手拉手吧 变奏曲Op.3, Introction and Polonaise brillante for Violoncello and Piano in C major (1829)C大调引子与华丽的波兰舞曲Op.4, Piano Sonata No. 1 in C minor (1828)C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Op.5, Rondo à la Mazur in F major (1826)F大调马祖卡舞曲式回旋曲Op.6, 4 Mazurkas (1830)四首马祖卡Op.7, 5 Mazurkas (1830-1831)五首马祖卡Op.8, Trio for Violin, Violoncello and Piano in G minor (1829)g小调钢琴三重奏Op.9, 3 Nocturnes (1830-1831)三首夜曲Op.10, 12 Études à son ami Franz Liszt (1829-1832)为李斯特写的12首练习曲Op.11, Concerto for Piano and Orchestra No. 1 in E minor (1830)e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Op.12, Variations brillantes in B-flat major on “Je vends Scapulaires” from Hérold”s “Ludóvic”(1833)咏叹调《我要出售外衣》主题华丽变奏曲Op.13, Fantasia on Polish Airs in A major (1828)A大调波兰主题幻想曲Op.14, Rondo à la Krakowiak in F major (1828)F大调克拉克维亚克回旋曲Op.15, 3 Nocturnes (1830-1833)三首夜曲Op.16, Rondo in E-flat major (1832)降E大调回旋曲Op.17, 4 Mazurkas (1832-1833)4首马祖卡Op.18, Grande Valse brillante in E-flat major (1831)降E大调华丽的大圆舞曲Op.19, Bolero in A minor (1833)a小调波莱罗舞曲Op.20, Scherzo No. 1 in B minor (1831)b小调谐谑曲Op.21, Concerto for Piano and Orchestra No. 2 in F minor (1829-1830)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Op.22, Andante spianato in G major et Grande Polonaise brillante in E-flat major (1834)降E大调平静的行板与华丽的波罗乃兹Op.23, Ballade No.1 in G minor (1831-1835)g小调第一叙事曲Op.24, 4 Mazurkas (1834-1835)4首马祖卡Op.25, 12 Études à son amie Mme la Comtesse d”Agoult (1832-1836)为阿古尔特伯爵夫人写的12首练习曲Op.26, 2 Polonaises (1834-1835)2首波兰舞曲Op.27, 2 Nocturnes (1835)2首夜曲Op.28, 24 Preludes (1836-1839)24首前奏曲Op.29, Impromptu No. 1 in A flat major (1837)降A大调第一即兴曲Op.30, 4 Mazurkas (1836-1837)4首马祖卡Op.31, Scherzo No. 2 in B-flat minor (1837)降b小调谐谑曲Op.32, 2 Nocturnes (1836-1837)2首夜曲Op.33, 4 Mazurkas (1837-1838)4首马祖卡Op.34, 3 Waltzes (1831-1838)3首圆舞曲Op.35, Piano Sonata No. 2 in B-flat minor – Funeral March (1839)降b小调第二钢琴奏鸣曲Op.36, Impromptu No. 2 in F-sharp major (1839)升F大调第二即兴曲Op.37, 2 Nocturnes (1838-1839)2首夜曲Op.38, Ballade No. 2 in F major (1836-1839)F大调第二叙事曲Op.39, Scherzo No. 3 in C-sharp minor (1839)升c小调谐谑曲Op.40, 2 Polonaises (1838-1839)2首波兰舞曲Op.41, 4 Mazurkas (1838-1839)4首马祖卡Op.42, Waltz in A-flat major (1840)降A大调圆舞曲Op.43, Tarantella in A-flat major (1841)降A大调塔兰泰拉舞曲Op.44, Polonaise in F-sharp minor (1841)升f小调波兰舞曲Op.45, Prelude in C-sharp minor (1841)升c小调前奏曲Op.46, Allegro de Concert in A major (1832-1841)A大调音乐会快板Op.47, Ballade No. 3 in A-flat major (1840-1841)降A大调第三叙事曲Op.48, 2 Nocturnes (1841)两首夜曲Op.49, Fantasia in F minor (1841)f小调幻想曲Op.50, 3 Mazurkas (1841-1842)3首马祖卡Op.51, Impromptu No. 3 in G-flat major (1842)降G大调第三即兴曲Op.52, Ballade No. 4 in F minor (1842)f小调第四叙事曲Op.53, Polonaise in A-flat major – “Heroic” (1842)降A大调“英雄”波兰舞曲Op.54, Scherzo No. 4 in E major (1842)E大调第四谐谑曲Op.55, 2 Nocturnes (1843)2首夜曲Op.56, 3 Mazurkas (1843)3首马祖卡Op.57, Berceuse in D-flat major (1843)降D大调摇篮曲Op.58, Piano Sonata No. 3 in B minor (1844)b小调第三钢琴奏鸣曲Op.59, 3 Mazurkas (1845)3首马祖卡Op.60, Barcarolle in F-sharp major (1845-1846)升F大调船歌Op.61, Polonaise-Fantaisie in A-flat major (1845-1846)降A大调幻想波兰舞曲Op.62, 2 Nocturnes (1846)2首夜曲Op.63, 3 Mazurkas (1846)3首马祖卡Op.64, 3 Waltzes (1846-1847)3首圆舞曲Op.65, Sonata for Violoncello and Piano in G minor (1845-1846)g小调大提琴奏鸣曲Op.posth. 66, Fantaisie-Impromptu in C-sharp minor (1835)遗作:升c小调幻想即兴曲Op.posth. 67, 4 Mazurkas (1835-1849)遗作:4首马祖卡Op.posth. 68, 4 Mazurkas (1827-1849)遗作:4首马祖卡Op.posth. 69, 2 Waltzes (1829-1835)遗作:2首圆舞曲Op.posth. 70, 3 Waltzes (1829-1841)遗作:3首圆舞曲Op.posth. 71, 3 Polonaises (1825-1828)遗作:3首波兰舞曲Op.posth. 72, (1826-1827)No. 1 Nocturne in E minor (1827)No. 2 Funeral March in C minor (1827)No. 3 3 Ecossaises (1826)遗作:e小调夜曲c小调葬礼进行曲3首科塞兹舞曲Op.posth. 73, Rondo in C major (for two pianos) (1828)遗作:(为双钢琴而作)C大调回旋曲Op.posth. 74, 17 Songs (1829-1847)遗作:17首歌曲[编辑本段]《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苏教版六上第三课19世纪初,波兰遭到欧洲列强的瓜分,有十分之九的领土落到了沙皇俄国的手里。波兰人民从此陷入了被欺凌、被压迫的深渊。年轻而富有才华的音乐家肖邦,满怀悲愤,不得不离开自己的祖国。1830年11月的一天,维斯瓦河上弥漫着薄薄的雾霭。20岁的肖邦告别了自己的亲人,坐着马车离开了首都华沙。在城郊,马车突然被一大群人拦住,原来是肖邦的老师埃斯内尔和同学们来为他送行。他们站在路边,咏唱着埃斯内尔特地为肖邦谱写的送别曲《即使你远在它乡》。埃斯内尔紧紧地握住肖邦的手说:“孩子,无论你走到哪里,都不要忘记自己的祖国啊!”肖邦感动地点了点头。这时,埃斯内尔又捧过一只闪闪发光的银杯,深情地对肖邦说:“这里装的是祖国波兰的泥土,它是我们送给你的特殊礼物,请收下吧!”肖邦再也忍不住了,激动的泪水溢满眼眶。他郑重地从老师手里接过了盛满泥土的银杯,回首望了望远处的华沙城,然后登上马车,疾驰而去。就在他离开祖国的那几天,华沙爆发了反抗沙俄统治的起义。可是,不久起义失败了。肖邦得知这一消息,悲愤欲绝。他将自己的一腔热血化成了音符,写下了著名的《革命练习曲》。那催人奋起的旋律,表现了波兰人民的呐喊与抗争。肖邦日夜思念着祖国。他把亡国的痛苦和对祖国前途的忧虑,全部倾注在自己的音乐创作之中。他勉励自己要工作、工作、再工作。他常常把自己关在幽暗的房间里,点上一支蜡烛,彻夜地作曲、弹琴。时间在流逝,可是他已根本没有了时间的概念。肖邦在法国巴黎一住就是18年。为了祖国,也为了生计,肖邦四处奔波。疲劳加上忧愤,使肖邦原来的肺结核病又复发了。1849年10月,他终于躺倒在病床上。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肖邦就是这样带着亡国之恨在异国他乡与世长辞了。当时他才39岁。[编辑本段]纪念肖邦
推荐问题五、肖邦简介
弗雷德里克·肖邦(1810-1849)全名: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弗雷德里克·弗朗西斯克·肖邦, Frédéric François Chopin(法语)伟大的波兰音乐家 作曲家代表作:马祖卡舞曲、圆舞曲自幼喜爱波兰民间音乐,从六岁时开始学习钢琴,在七岁时写了《波兰舞曲》,八岁登台演出,十六岁时加入了华沙音乐学院作曲班,不满二十岁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后半生正值波兰亡国,在国外度过,创作了很多具有爱国主义思想的钢琴作品,以此抒发自己的思乡情、亡国恨。其中有与波兰民族解放斗争相联系的英雄性作品,如:《第一叙事曲》、《bA大调波兰舞曲》等;有充满爱国热情的战斗性作品,如《革命练习曲》、《b小调谐谑曲》等;有哀恸祖国命运的悲剧性作品,如《降 b小调奏鸣曲》等;还有怀念祖国、思念亲人的幻想性作品,如不少夜曲与幻想曲。 肖邦一生不离钢琴,所有创作几乎都是钢琴曲,被称为“钢琴诗人”。他在国外经常为同胞募捐演出,为贵族演出。1837年严辞拒绝沙俄授予他的“俄国皇帝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舒曼称他的音乐象“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肖邦晚年生活非常孤寂,痛苦地自称是“远离母亲的波兰孤儿”。他临终嘱附姐姐路德维卡把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生平1810年3月1日,肖邦生于华沙郊区热拉佐瓦沃拉。父亲原籍法国,是华沙一所中学的法语教师,后来开办了一所为来华沙学习的外省贵族子弟的寄宿学校。母亲是波兰人,曾在一个贵族亲戚的家庭中任女管家。肖邦幼年时向一位捷克音乐家W.日夫尼学习钢琴,8岁时开始公开演奏。1824年师从德国音乐家、华沙音乐学院院长J.A.F.埃尔斯纳学习音乐理论。1826年中学毕业后入华沙音乐学院学习,同时开始了他的早期创作活动,1829年毕业于该院。当时正值波兰民族运动走向高潮的年代,反对外国奴役、争取自由独立的民族斗争对青年肖邦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培育了他的民族感情和爱国热忱。1830年3月肖邦在华沙演出了自己的早期代表作《第二钢琴协奏曲》(f小调),同年10月在告别华沙的音乐会上演奏了自己的另一部代表作《第一钢琴协奏曲》(e小调),均获得成功。11月2日肖邦携带一抔朋友们赠送的波兰泥土离开华沙,出做核国深造,从此永远离开了祖国。12月初在维也唤胡知纳逗留期间得知华沙爆发起义的消息,他为未能参加这次起义而焦急。当时曾想返回波兰参加斗争,被友人劝阻,未能实现。次年初在赴巴黎途经斯图加特时得知起义遭沙俄镇压、华沙陷落的噩耗,精神受到强烈震撼,这些,都在他当时的创作中留下了深刻印记。抵巴黎后,他放弃了去伦敦的计划,在巴黎定居,从事钢琴演奏教学和创作活动。在这里他除了与流亡巴黎的波兰侨民密切交往之外,还结识了西欧文艺界许多重要人物,其中包括波兰流亡诗人A.密茨凯维奇,德国诗人H.海涅,法国画家E.德拉克洛瓦,意大利音乐家V.贝利尼,匈牙利音乐家F.李斯特等人。这些交往对肖邦精神生活的影响是不能低估的,特别是同法国女作家乔治·桑和消的关系,对肖邦的思想、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们从1838年同居到1846年关系破裂,前后共生活了8年。从30年代初抵巴黎到40年代中期,肖邦的思想和艺术高度成熟,在创作上获得了极其丰硕的成果。从1846年起肖邦的创作开始出现衰退的趋势。其原因是多方面的:40年代波兰民族运动的几次挫折,使对此一直抱着热烈期望的肖邦在精神上受到了沉重打击,深深陷入了失望和消沉的情绪之中;同乔治·桑之间爱情的破裂,故乡亲人和挚友的相继去世,自己健康情况的不断恶化,这一切都给他的身心造成深深的创伤,加重了他的悲哀和孤独。1848年衰弱的肖邦去英国逗留了一段时间,从事短期的教学和演奏活动。在那里他为流亡国外的波兰侨胞开了最后一次演奏会。回巴黎后健康情况急剧恶化,1849年10月17日逝世于巴黎寓所,临终时嘱咐死后将自己的心脏运回祖国波兰安葬。六、肖邦简介?
弗雷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法语:Frédéric Fran?ois Chopin,1810年3月1日-1849年10月17日),原名弗里德里克·弗朗齐橘瞎歇克·肖邦(波兰语: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有时拼作Szopen),波兰作曲家和钢琴家,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是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肖邦父亲是法国人,母亲是波兰人,真实出生日期目前仍有争议,其拉丁文出生文献(出圆手空生证明和教堂受洗纪录)上记载为1810年2月22日,但其父母与家人均以3月1日作为肖邦生日,目前音乐史学界的考证,倾向3月1日为其正确出生薯缓日期,而2月22日为当年他的父亲在报户口时,误算了出生周数所致(比实际出生日期提早整整一星期)。自幼喜爱波兰民族音乐,7岁时就创作了波兰舞曲,8岁登台演出,不足20岁已出名。肖邦39岁时英年早逝,后半生主要生活在法国,创作了大量钢琴作品,如4部叙事曲、十余部波兰舞曲包括《军队》、《英雄》,26首钢琴前奏曲包括《雨滴》,27首钢琴练习曲包括《离别》、《革命》,4部谐谑曲、3部钢琴奏鸣曲,至少32首多夜曲,59首马祖卡,两首钢琴协奏曲,幻想曲和大提琴奏鸣曲等。肖邦一生的创作大多是钢琴曲,被誉为“钢琴诗人”。